查看原文
其他

对待不公和争议,用努力和坚持回击 | 扎哈英雄式奋斗的一生

HA HotelAdvisor 2022-04-28

HA被广州歌剧院、北京银河SOHO、望京SOHO、上海凌空SOHO、南京青奥中心深深震撼过。

北京望京SOHO,手机随手拍↓↓ ↓ ↓  

photo @ nonleaf

上海凌空SOHO,图无P↓↓ ↓ ↓  

photo @ Crucifix


这些突破想象力的建筑都是出自当今世界最伟大的女建筑师--扎哈·哈迪德(Zaha Hadid)之手。


扎哈的作品无一重复,充满争议;


喜欢她的人说优美性感和独特。因为一般而言,建筑师是在混乱上建设秩序,而她是在秩序中创造混乱。


最神奇的是,这些疯狂的曲线,被真实地创造在这个星球上。


批评她的人说她的设计浪费、不务实。

扎哈的手稿↓↓ ↓ ↓  




但是事实毋庸置疑,


“扎哈是当今世界建筑界最畅销的商品”


在全球经济低迷的今日,扎哈的建筑事务所照旧是各大项目的宠儿。 


扎哈早已被誉为当今世界上最优秀的“解构主义大师”。这一光环主要源于她独特的创作方式。她大胆运用空间和几何结构,反映出他对空间美学的理解。

苏格兰格拉斯哥河岸运输博物馆↓↓ ↓ ↓


她是普利策克建筑奖 1979年创立以来第一位获奖女性建筑师,同时也是最年轻的获奖者。英国建筑界最高奖项“皇家金奖”(Royal Gold Medal)第一位获奖女性建筑师也是扎哈。这都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建筑奖项。


但是,刚刚进入巅峰期就因心脏病发作离世。


终身未婚的扎哈也被“女魔头”。她的雇员对于她的评价基本都是:


“见谁骂谁,见谁都不顺眼。"

“永远都不够好”


扎哈除了设计事务所的工作,还担任教职,作为老师的她,变了一个人。


她说过:

“你无法教授别人建筑是什么,你能做到的就是鼓舞人们。”


现在建筑界当红小生马岩松曾是扎哈的学生。马岩松回忆说:“他当我老师我觉得是一特好的事。她会启发人,她在我们面前并不多谈建筑,谈的都是艺术。我们当时做世贸中心的重建,我就设计了一个“漂浮的城市”,她看了以后可能觉得这也不是建筑吧,她就给我带了很多艺术方面的书,之前我对当代艺术了解不多,是彼得·埃森曼介绍给我的,她算是第一个让我接触到当代艺术的人。我们一起喝酒、吃披萨,她对学生非常好,只有成为这种关系才能谈思想。”

扎哈的弟子--马岩松设计北京康莱德酒店↓↓ ↓ ↓


扎哈还很敢讲。当记者问到她的作品和周边不和谐时,她回答是:

“我不相信和谐。什么是和谐?跟谁和谐?如果你旁边有一堆屎,你也会去效仿它,就因为你想跟它和谐?”

香港赛马会创新楼↓↓ ↓ ↓


当别人说她古怪的时候,她回应道:

“我古怪吗?我承认我不遵循任何规则,或者说我只遵循我自己的规则。可能这就是我性格古怪的地方。”


广州歌剧院的工程造价高达8.5亿元,因为施工难度过大,工程一度出现纰漏情况,扎哈回应说:

“施工是工程师的工作,如果他们不能完成,那他们应该找人帮忙。”

广州歌剧院↓↓ ↓ ↓


对于建筑是否有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原则,她说:

“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做的。或者说,只有当你去做了之后,你自己才会知道,什么可以,什么不可以。”


联想起电视台采访她的时曾问:

“是什么让你取得今天的成功,是命运还是幸运?”


她严肃地回答说:

“都不是!是努力!”


她是那种一周能在办公室耗上80个小时的人,跟着她混的下属,多多少少也要有点工作狂倾向才成。


她就是用生命去尝试什么可以,什么不可以。


但是这位努力的建筑师在41岁之前,没有一个设计得以建成。因为她所处的行业是一个男性垄断的建筑业,因为她的阿拉伯族裔,也因为她现在被追捧,当时被嘲笑的奇幻想象力。


但是扎哈就是一个偏执狂,越挫越勇。


扎哈的勇气有自信的一部分,也有孤傲的一部分。


自信是家庭给予的。扎哈出生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个富裕、开明的家庭。50年代的伊拉克,是中东最富裕的国家之一,社会也相对开明,开明到伊拉克的女建筑师比例比欧美还高。

1955年,扎哈·哈迪德还是个孩子↓↓ ↓ ↓


扎哈因为家里最小,父母也尊重她的各种选择,包括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攻读数学系后,前往英国选择一个男性占主导的建筑专业。


扎哈逝世前不久写给年轻自己的明信片,少女扎哈全身散发着梦想:

“你的成功不是由你的性别和种族决定,而是你的梦想。 ”



刚到英国,扎哈感觉大家都只关心她阿拉伯穿着的异国风情,完全忽略了她所从事的事业。


扎哈回想数十年前孓然一身来到伦敦的情景:

“我感觉自己完全就是一个流离失所的局外人,和整个环境格格不入。我猜测大概是因为我穿的衣服和做事的方式与别人不同,以至于大家完全忘记我到底是做什么的了。”


可能,她只有用爆发张力的作品为自己呐喊。也就那时起,扎哈火爆脾气就很有名了,


1977年,扎哈•哈迪德获得硕士学位后加入大都会事务所(OMA),在那里做了两年的学生和六个月的合伙人,之后创立个人工作室,开始大量参与国际竞赛。

扎哈早年与她的老师以及第一位雇主库哈斯↓↓ ↓ ↓



她的设计中开始出现锐角尖顶、流动丝巾一样的长弧曲线,给大家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。但是很多人不能接受她怪异的设计方案。她的不少作品都只能安静地躺在图纸上,无法付诸实施,她甚至一度被称为“纸上谈兵”的建筑设计师。


批评这么说:

“她根本不考虑地板落差极大、墙壁倾斜、天花高吊……对其中生活工作的人有何不便。空间在哈迪德手中就像橡胶泥一样,只是满足她孩子一样的玩兴。”


这位22岁就到伦敦的建筑师,直到43岁才有自己的作品建成--德国魏玛小镇的消防站。这中间无数个日日夜夜陪伴她的只有马克笔硫酸纸。


这恐怕是世界上最漂亮、最先进的消防站建筑。整座建筑仿佛是一只纸折的飞镖。

威尔士卡迪夫湾歌剧院挫败

但是扎哈马上受到重大挫折,她为威尔士卡迪夫湾歌剧院设计的方案虽然赢得竞标方案一等奖,但由于种族偏见,她的方案并未实施。


理由是

“因为人们不相信一个口音浓重、深色皮肤的伦敦女人”。


扎哈也自嘲:

“也许是因为我是个女人,同时也是个阿拉伯人。偏见是一种常态。”

"Maybe because I am a woman. Also an Arab. There was a certain prejudice about these things."


从此之后,扎哈更加“努力”地坚持自己的风格,她开始为宝马公司设计位于德国莱比锡的新总部,她还接下了设计坐落于罗马的MAXXI博物馆的任务。


扎哈一生都处在血拼到底的濒死状态,几乎没有超过连续三小时以上的睡眠时间,长期奔波于世界各地。她在罗马现代艺术中心开工仪式上说:


"在过去二十年中,我的工作是辛苦的,但也充满了乐趣,我要告诉在座的女建筑家们,不要放弃!"

MAXXI博物馆↓↓ ↓ ↓

 

此时的扎哈如日中天,伦敦才邀请这位在伦敦生活居住了几十年的建筑师为2012年伦敦奥运会水上运动中心做设计,伦敦奥申委甚至将此作为申奥的砝码。


扎哈负责的水上运动中心设计,其最主要的特色是长达160米、宽80米的波浪形屋顶。

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方案败北事件

扎哈在这几年的建筑圈竞标如履平地,300个人的团队承担着40多个项目。她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方案经过国际评选而中选,但是遭到了日本几位同样著名的建筑师的集体抗议。


最终,扎哈的方案被换掉了,这个世界上获得普利兹克奖最多的国家还是“地方保护”性的选择了本国建筑师隈研吾的设计。

扎哈·哈迪德建筑事务设计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方案↓↓ ↓ ↓


隈研吾的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方案,因为木质结构,火炬台不设在场内↓↓ ↓ ↓


我想扎哈应该是感受到了那次威尔士卡迪夫湾歌剧院挫败相同打击,对于挫败,哈扎的回应是:

“我从来不知道失意是什么。如果你要简单的生活,那就别当建筑师。去问我办公室里的任何一个人,你不得不一直工作。想朝九晚五回家睡觉?别干活了。” 


如此一个不屈不挠的“偏执狂”,越挫越勇,要愈发努力证明自己,高强度的工作,最终燃尽生命。


这似乎是扎哈的宿命,似乎只有她如此的投入,不顾一切的付出,成就女性在建筑界的地位和尊严。


扎哈之后,谁来撑起女性建筑师的大旗?

#参考来源:杨澜和鲁豫的访谈

 #写给扎哈,也写给自己,坚持和努力终有回报。不过健康很重要,不能被间接“气死”,哼,不熬夜,睡觉了。


扫描二维码添加HA私人微信咯,心情不好的时候就木有好玩的在朋友圈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